查看原文
其他

修复湿地 寻觅诗意——江苏省扬州市邵伯湖西湿地生态修复项目观察

编者按


2022年,“中国山水工程”被联合国评为首批“世界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象,贡献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修复范例之一。由于其采取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方法,通过不懈努力恢复了中国数百万公顷的土地。”诚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评价,“中国山水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实践,是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标志性工程,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河山重塑、家园重整、生活重建。“打开”山水工程,中国带给国人乃至全球的优质生态产品越来越多,一幅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跃然入目。

中国气派、中国风范、中国味道。“铺展”山水工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历历在目。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凝视”山水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铸就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举世瞩目。

《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解码山水工程》专栏,深度报道山水工程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推动自然资源系统坚定履行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湖是城之眼。通过这双“眼睛”,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未来。
在江苏扬州,有这样一个北湖。它地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源头区邵伯湖西岸,从曾经的水网密布,到一度濒临枯竭,再到如今的碧波荡漾,北湖在一代代人的妆点下,重焕生机。
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照历史文献《北湖小志》记载,扬州市邗江区用山水怡养人文,人文驻颜山水,以工匠精神、水工智慧,把北湖从文库典籍中“画”了出来,奏出一曲塘、河、湖、水、草、鸟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歌。

师法自然

北湖原是文人雅士们归隐的胜地。以清代诗人阮元为代表的“隐逸”派文人名家在此留下了诸多不朽之作。
“扬州运河以西、郡城以北为北湖,绵亘百余里,萃三十六湖之澎湃,分七十二涧之潆洄。境内河网交织、湖荡密布。滩隈陇阜,若爪若角,若木之交枝,非生长其间,往往迷其棹焉。”这是明清年间焦循在《北湖小志》中记载的北湖盛景。
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水是扬州之福,却也是邗江区多年来苦苦不得其解、又不得不解的难题。
此前,由于水产养殖、家禽养殖等建设活动,北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历经百年沧桑,昔日的河滩湖沼逐步消失,百里湖荡仅留下零星散布的小鱼塘。
河湖湿地萎缩严重、水质差、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受损。面临这个情况,怎样管水?怎样用水?怎样处理好水与地、水与人、水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考验新时代扬州人智慧与胆识的命题。
2017年以来,邗江区政府完成了236户农户搬迁、7600余亩土地水面流转。2018年,依据清代焦循所著《北湖小志》,北湖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建设启动,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按照“省级协调、市为主体、县抓落实”的原则,协同推进工程建设。
生态修复的第一步是找出问题的根源。那么,北湖湿地的“病灶”在哪?
据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邗江分局副局长王贵分析,长期以来,受周边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影响,北湖湿地存在大面积圈圩养殖,河湖湿地萎缩严重。圩埂降低了湿地水系连通性,养殖带来了饵料污染,北湖湿地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人类开发利用活动也导致北湖湿地局部区域出现河流水系岸坡稳定性下降、水土流失等问题,北湖湿地的调洪蓄水、水质净化、灌溉等服务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北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功能和自然景观质量。
此外,调查显示,北湖湿地植被生物种类单一,植被覆盖度整体偏低,植被结构的水陆过渡性不足,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土保持、水质净化等生态功能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群落生物组成和生态功能。
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邗江分局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科科长徐以泱认为,北湖湿地水禽生境等重要栖息地也迫切需要修复。“北湖湿地周边区域开发利用活动造成的本土芦苇、香蒲、莲等湿地植被丧失及噪声污染等问题,导致鹬类、鹈类、鹤类等重要鸟类栖息地的生态质量和功能受损。修复区域内水鸟多样性偏低,湿地主要水鸟——鹬类种类及数量较少,遇见率偏低。”
如何保障水环境安全、恢复重要水禽栖息地、重建受损乡村河流与湖泊湿地成为北湖生态修复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妙造自然

治水用水,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要素,不能就水论水。生态环境问题要从“根”上解决。
邗江区科学谋划修复举措,严格按照“山水工程”规范管理要求,遵循北湖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及其内在演替规律,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等多种方式,对北湖湿地的水系、土壤、植被、生物等各类自然生态要素开展了整体性保护和修复。
整地。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北湖湿地的生态修复从平整土地开始,有效提高鱼类、两栖类、水禽类的生境适宜性和生境质量。
“以斑块状分布的湿地,在过滤径流或表面流中的沉积物、营养物质及农药残毒物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参照北湖湿地原始地貌,通过地形平整等修复措施,总体形成起伏多态的湿地湖底地貌,如嘴、湾、港、巷、沟、泮、塘、淘、滩、渡、洼等,构建导流潜坝、浅滩洼地、生态滞留塘等多样化的湿地单元,并构成较为完善的湿地生态链。”徐以泱说。
活水。水里的问题岸上治,岸上的问题流域治。水是一大系统,需要打通全流域,水才能活起来。
北湖湿地参考4.5米常水位线,利用荒湖北侧原有较为开敞的养殖塘,采用清淤等修复措施,形成较为开敞的湿地水域,与周边河道有效联通,进一步提升湿地水系的净化功能。
造绿。林木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
“北湖湿地植被恢复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湿地区位特征、植物资源、植物生态习性等自然因素,优先选用湿地植被乡土物种。在充分发挥湿地植物带生态效益的同时,注重植被带观赏的连续性及环境氛围的营造。湿地植被恢复注重群落组成、结构等的搭配组合,积极利用自然恢复规律,引导湿地植被结构正向演替,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湿地植被生态系统。”王贵说。
技管。湿地生态监测,需要科技赋能。北湖湿地通过科学布置土壤、水质监测传感器,实现了互联网在线实时监测水质状况、土壤墒情。
“我们部署物联网网关设备2套,建设数字孪生信息系统,实现土壤、水质传感设备数据实时上报,集中显示于开放区域的数据大屏幕上,对公众开放。通过恢复修复北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功能,促进北湖湿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北湖湿地管委会工作人员曹翔说。
如今,湿地“活”了过来,北湖湿地的清水沿着沟渠悠悠向远。项目区内高等植物资源59科166种,其中湿地植物43科112种,自然分布国家II级保护植物野菱、莲、中华结缕草3种。
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生态修复后,吸引了鸳鸯、鸿雁、赤麻鸭、绿头鸭、白鹭、戴胜、沙锥、翠鸟、伯劳、大山雀、斑鸠等水禽前来栖息。其中,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黄嘴白鹭。保护区域内省级保护兽类动物黄鼬、草兔、刺猬等,省级保护两栖类动物中华蟾蜍、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等,省级保护爬行类动物赤链蛇、黑眉锦蛇及各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也时常可见。

重现自然

曾经被水而困,如今因水而兴。
“游春、赏夏、饮秋、吟冬”,联通北湖景区南北的游燕桥上,有4副楹联用于概括北湖的四季美景。
随着生态修复成效逐步显现,昔日的废弃水产养殖塘变为了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自然湿地面积达到280.9公顷,湿地率达到70.37%,为扬州提供了399公顷的生态“绿肺”,有效改善了湖区水系的连通性和水质量环境,为湿地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监测数据显示,北湖湿地公园的水质常年维持在类水,部分水质可达Ⅱ类水标准,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不仅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清水通道提供了水质保障,也为北湖湿地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通过监测点监测,项目区范围内各种动植物都已经逐步恢复,目前湿地鸟类有79种,高等植物有201种,脊椎动物有170种。
生态修复带来的变化让扬州市北湖湿地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金学强对未来充满信心。虽然目前北湖湿地生态产品价值还未完全显现,但他认为,发展生态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只有生态好了经济才能真正发展上去。北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未来将证明,生态之路既行得通,也能走得好。
如今的北湖已恢复了“烟波清远,水木明瑟”,被打造成扬州邗江的生态名片、市民家门口的天然氧吧。工程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为市民带来了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环境和高品质生态产品的期盼。
生态修复,不是短期行为,要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持续不断往下干。这既是囿于生态现实的“命题文章”,也是破解未来发展之路的“破题文章”。
对此,邗江区已有了近期和长远的规划。北湖作为扬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更是“扬州是个好地方”在北山区域的生动实践。邗江区将以圈层理念为引领,依托4.7平方公里核心区,着力彰显生态底色、承载北湖文化、增进民生福祉,做美生态湿地核心圈“第一圈层”;按照“湿地+”的思路,积极推进公园周边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科技孵化、健康养老等产业布点,做强高端服务业经济圈“第二圈层”;支持周边三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做优现代农业产业圈“第三圈层”。
湿地,亦是“诗地”。如今“七十二涧之潆洄,萃三十六湖之澎湃”的胜景再现北湖,“三十二西湖”“柳湖”“荒湖”逐渐呈现,烟波清远,水木明瑟,湖湖相连,岛岛相望,过去、现在、未来在自然之景中交汇。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省厅召开第20次厅党组(扩大)会议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来我厅调研提案线索和协商选题征集工作省厅开展地籍调查工作培训北京西路75号院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武进区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等系统完成改造升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